语言版本
首页 > 丝路点评

丝路点评

西港特区:"四千万精神""三步走"战略创"一带一路"样板

  西港经济特区始建于2008年2月,总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经过近九年的艰苦建设,昔日的蛮荒之地已成为一方投资热土:目前特区建成面积已达5.28平方公里,吸引了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方面的近百家企业入园进驻,区内从业柬籍员工1.3万人。中国经济网柬埔寨西哈努克4月11日讯 (记者 苏兰) “1992年邓小平先生深圳南巡后开创了改革开放新的春天。红豆集团创始人周耀庭老先生和当时的三家锡商企业负责人在9年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不顾踩踏雷区的危险探索规划了‘西港特区’春天般的模样。而今,经过9年创业发展,西港特区,已经被公认为‘柬埔寨的深圳’,两国领导人也都点赞西港特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样板......” 3月30日西港特区总经理戴月娥在柬埔寨西港特区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走出去:秉承“四千万”精神打造合作共赢样板

  西港特区,中柬合作共赢的一颗明珠。中柬双方领导人都十分关心并寄予厚望。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柬要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互联互通合作,并特别指出要运营好西港特区。柬埔寨首相洪森希望把西港特区打造为“柬埔寨的深圳”。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布建国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经贸合作区,西港特区在开放模式、发展定位和平台服务等方面凸显出重要示范和样板意义。

  西港特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月娥在向记者介绍港特区发展情况。

  “一切都来之不易。西港特区开发伊始,我们每天坐着皮卡车,顶着毒日,一手一脚丈量,反复与地主核对面积,特区11.13平方公里土地分属于柬埔寨300多个地主,需要一尺一尺丈量、一家一家谈判。当地地主不相信GPS测量仪,有时一块土地需要重复丈量3遍以上。”戴月娥不无感慨地回忆道。

  西港特区公司副经理、协调中心负责人邵建明接着说,特区建设初期,曾遭到乡村民的反对,头一天筑起的围墙,第二天莫名其妙地被捣毁破坏。原来,一头牛相当于是当地村民一年的收入村民们担心土地被开发连牛的收入也没有了,便通过搞破坏的方式“维权”。西港特区中方人员亲自走乡访村,并保证等特区运营后,每个人三个月能赚回一头牛。当初的诺言得到兑现,村民们如今成了在特区上班的“白领”,普遍每个月能有200-300美元的月收入,一个月就挣回了一头牛。

  “作为探路先锋,常年在外,家谁管?孩子咋办?为了园区的建设,‘走出来’的值得吗?”面对记者的好奇,56岁的戴月娥总经理很是清雅淡定。

  “当然值得,我们一同出来的建设者,哪一个不是舍小家顾大家。家里的人为我们付出太多!其实,看看园区里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放弃家里的优越条件和别墅,来这里吃苦耐劳建设特区,大家都在为园区付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洒下我们的汗水。大家不同年龄段吃得苦不同,但大家眼看着如同我们的孩子一样的西港特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所有的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戴月娥以她特有的温柔讲述着在别人看来难以做到的事情。

  “其实这就是精神传承的力量,几代无锡人都是这样。包括红豆集团在内的4家无锡企业柬埔寨投资真是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他们将锡商所独有的‘四千万’的精神传承到国际。昔日,锡商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创造了‘苏南模式’,今天,‘四千万’精神依然是‘走出去’企业的精神底蕴,秉承这种精神,他们创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西港特区’模式。”无锡市委宣传部干部夏杰向中国经济网记者分析道。

  记者经过实地采访了解到,由红豆集团等四家无锡民营企业与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西港特区,于2007年开始规划选址,2008年正式奠基,2010年通过中国商务部确认核准成为首批境外园区。经过9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这片昔日荒草杂芜的土地上已建成100多栋厂房,四周树木葱茏,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的96家企业投资入驻,解决了1.3万人的就业。

 

41234下一页尾页
 
  • 1:
  • 2:
  • 3:
  • 4:

推荐资讯

首页
工作动态 丝绸经济带 服务与支持 资讯与观点 人才中心
一带一路官方微信

北京联络处: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6号院5号楼6层602室。   
全国服务热线:010-65087517  邮箱:martin-chen@263.net  官方门户网址:1d1l.tvsky.tv
    ©2013-2021 网上一带一路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北京天空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918号

京ICP证030834号-10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0109376号    友情链接:新华网